网络技术
H3C网络技术
H3C 设备CLI(命令行)管理
H3C基础配置知识
H3C 设备型号概述
H3C网络端口基础信息与配置
H3C网络设备概述
HCL模拟器使用简介
H3C WX2540H 本地portal认证+本地用户认证实现web认证
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定义
VLAN简介与配置
生成树配置
STP简介与配置
RSTP简介
MSTP基本概念
交换机FTP和TFTP操作
配置文件与升级
网络设备登录管理方式
网络设备文件系统操作
H3C MSR路由器出口双线负载均衡
策略路由配置
以太网链路聚合
DHCP中继
防火墙简单配置实验
华为_HCIP
认识设备-硬件架构与逻辑平面
路由基础-HCIP
OSPF路由基础概述
Router LSA详解
OSPF-Network LSA(二类LSA)与区域内路由计算
OSPF-区域间路由计算
计算机网络-OSPF防环机制
计算机网络-RIP动态路由协议简介
OSPF区域外部路由计算
OSPF特殊区域-Stub区域
计算机网络-NSSA区域与Totally NSSA区域
OSPF路由汇总
OSPF其它特性
IS-IS路由协议基础概念
IS-IS基础概念二
IS-IS邻接关系建立
IS-IS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
IS-IS路由计算
IPv6基础概念
IPv6缩写规范与地址分类
ICMPv6基础知识
ICMPv6之NDP协议
计算机网络-IPv6地址配置
DHCPv6基础概念
DHCPv6配置
IPv6路由配置
路由策略与路由工具
计算机网络-Filter-Policy过滤策略
Route-Policy路由策略
策略路由概念与应用
MQC策略简介与配置
流量过滤策略
BGP的背景与概述
BGP基本概念
BGP报文类型简介
BGP状态机制与对等体表项
BGP路由生成与路由表
BGP路由通告原则
BGP基础实验配置
BGP路由优选概述
BGP路由优选原则一Preferred-Value
BGP路由优选原则二-本地优先级
BGP路由优选原则三-路由类型
BGP路由优选原则四-AS_Path属性
BGP路由优选原则五-Origin属性优选
BGP路由优选原则六-优选MED属性值最小的路由
BGP路由优选原则七-EBGP优于IBGP
BGP路由优选原则八-优选IGP Cost值小的路由
BGP路由负载分担
BGP路由反射器与Cluster list选路原则
BGP路由优选原则九-优选Router ID小的设备通告的路由
计算机网络-IP组播基础
组播地址与组播网络组成
组播数据转发原理与RPF
组播分发树与组播协议
IGMP协议简介
IGMPv1工作原理
IGMPv2工作原理简介
IGMPv3的工作原理
IGMP Snooping特性
计算机网络-PIM协议基础概念
PIM-DM密集模式工作原理
基于PIM-DM+IGMP的组播实验配置
PIM-SM(ASM)基础
PIM-SM(SSM)基本原理
PIM-SM组播实验
BFD检测机制
BFD配置实验
VRRP基础概念
VRRP工作原理与选举过程
VRRP主备切换与主备回切
VRRP基础实验一
RSTP基础概念
RSTP工作原理与P/A机制
MSTP概述
MSTP基础概念
MSTP工作原理概述
MSTP基础实验一(单域多实例)
计算机网络-VPN虚拟专用网络概述
计算机网络-GRE(通用路由封装协议)简介
GRE-动态路由协议实验
IPSec VPN基本概念
IPSec VPN工作原理
IPSec VPN基础实验一(主模式)
GRE Over IPSec实验
计算机网络-L2TP VPN基础概念与原理
L2TP VPN基础实验配置
L2TP Over IPSec基础实验
SSH理论基础
VRF基本概念
MPLS基础概念
MPLS转发原理
MPLS静态标签实验
计算机网络-LDP标签分发协议
LDP工作原理-LDP会话建立
LDP标签发布与管理
VPN实例应用于交换机带外管理接口
H3C V7防火墙IPSECVPN配置(主模式配置)
网络设备拨号设置
网络地址分类与子网划分
防火墙区域以及安全策略配置(命令行版)
H3C V7 IPSEC_VPN配置(野蛮模式配置)
华为_HCIA
路由基础
以太网交换基础
VLAN的原理与配置
VLAN间通信
STP生成树简介
华为VRP系统简介
NAT网络地址转换
ACL访问控制列表
AAA的原理与配置
DHCP配置
链路聚合原理与配置
PPP与PPPoE协议
OSPF路由基础
无线通信基础原理
无线组网基本概念
无线网络配置原理与步骤
典型无线组网实验配置
网络设备防火墙是什么?
防火墙工作原理与安全策略
华为VRP系统基础命令配置
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
-
+
首页
OSPF路由基础概述
## 一、概述 前面路由基础学习了路由的类型可以按照动静态路由分类,静态路由就是直连和手动配置的路由,而动态路由协议是各路由器相互动态学习的一种路由协议,现在常用的有OSPF和ISIS路由协议,前面在基础篇我们也已经对OSPF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了,现在开始继续深入地学习。 参考文章:[OSPF路由协议基础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U1Mjc0NTI0NQ==&mid=2247485483&idx=1&sn=28a60f0ef2e2a4c66e961a4aafb7f2ae&chksm=fbfc2859cc8ba14f0e1c159fce54c8c59d833b41c118d77ee0bf2648aef3e3fbf73e346c4682#rd) ## 二、动态路由协议 协议是什么?在网络领域我认为是设备间遵循的一种规则,比如相互连接的设备必须要RID,需要通告路由,路由的格式等等,就是在一个范围内的设备统一的标准,基于这些标准能够实现设备间信息传递。 动态路由协议是一种用于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机制,它允许路由器动态地生成和维护路由表,以决定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。当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,动态路由协议能够自动更新路由表,以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。  OSPF就属于动态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,以及OSPF的标准和SPF算法进行路由传递,邻居的维护等。 ## 三、OSPF概述 OSPF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,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)是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,是目前业内使用非常广泛的IGP协议之一。目前针对IPv4协议使用的是OSPF Version 2(RFC2328);针对IPv6协议使用OSPF Version 3(RFC2740)。 简单总结如下: - 运行OSPF路由器之间交互的是LS(Link State,链路状态)信息,而不是直接交互路由。LS信息是OSPF能够正常进行拓扑及路由计算的关键信息。 - OSPF路由器将网络中的LS信息收集起来,存储在LSDB中。路由器都清楚区域内的网络拓扑结构,这有助于路由器计算无环路径。 - 每台OSPF路由器都采用SPF算法计算达到目的地的最短路径。路由器依据这些路径形成路由加载到路由表中。 - OSPF支持VLSM(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,可变长子网掩码),支持手工路由汇总。 - 多区域的设计使得OSPF能够支持更大规模的网络。 **OSPF报文类型:** OSPF有五种类型的协议报文。这些报文在OSPF路由器之间交互中起不同的作用。 |报文名称| 报文功能| |---|---| |Hello |周期性发送,用来发现和维护OSPF邻居关系。| |Database Description (DD报文)| 描述本地LSDB的摘要信息,用于两台设备进行数据库同步。| |Link State Request (LSR报文)| 用于向对方请求所需要的LSA。设备只有在OSPF邻居双方成功交换DD报文后才会向对方发出LSR报文。| |Link State Update (LSU报文)| 用于向对方发送其所需要的LSA。| |Link State ACK (LS ACK)| 用来对收到的LSA进行确认。| OSPF经过一系列报文交互形成邻接关系之后就是通过LSU类型的报文里面携带的LSA进行路由信息的传递和更新,因此这里需要重点学习LSA的相关知识。 ## 四、LSA概述 LSA是OSPF进行路由计算的关键依据。OSPF的LSU报文可以携带多种不同类型的LSA。各种类型的LSA拥有相同的报文头部。  相关字段说明: 1. LS Age(链路状态老化时间):此字段表示LSA已经生存的时间,单位是秒。 2. Options(可选项):每一个bit都对应了OSPF所支持的某种特性。 3. LS Type(链路状态类型):指示本LSA的类型。 4. Link State ID(链路状态ID):不同的LSA,对该字段的定义不同。 5. Advertising Router(通告路由器):产生该LSA的路由器的Router ID。 6. LS Sequence Number(链路状态序列号):当LSA每次有新的实例产生时,序列号就会增加。LS Checksum(校验和):用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。判断新旧,越大越新。 7. Length:是一个包含LSA头部在内的LSA的总长度值。 链路状态类型、链路状态ID、通告路由器三元组唯一地标识了一个LSA。 链路状态老化时间 、链路状态序列号 、校验和用于判断LSA的新旧 **常见LSA类型:** | **类型** | **名称** | **描述** | | -------- |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 | 1 | 路由器LSA(Router LSA) | 每个设备都会产生,描述了设备的链路状态和开销,该LSA只能在接口所属的区域内泛洪 | | 2 | 网络LSA(Network LSA) | 由DR产生,描述该DR所接入的MA网络中所有与之形成邻接关系的路由器,以及DR自己。该LSA只能在接口所属区域内泛洪 | | 3 | 网络汇总LSA(Network Summary LSA) | 由ABR产生,描述区域内某个网段的路由,该类LSA主要用于区域间路由的传递 | | 4 | ASBR汇总LSA(ASBR Summary LSA) | 由ABR产生,描述到ASBR的路由,通告给除ASBR所在区域的其他相关区域。 | | 5 | AS外部LSA(AS External LSA) | 由ASBR产生,用于描述到达OSPF域外的路由 | | 7 | 非完全末梢区域LSA(NSSA LSA) | 由ASBR产生,用于描述到达OSPF域外的路由。NSSA LSA与AS外部LSA功能类似,但是泛洪范围不同。NSSA LSA只能在始发的NSSA内泛洪,并且不能直接进入Area0。NSSA的ABR会将7类LSA转换成5类LSA注入到Area0 | **区域:** 在许多场合中,我们习惯使用类型值来称呼对应的LSA,例如1类LSA等同于Router LSA,2类LSA等同于Network LSA,以此类推。 - 区域内:设备所属的OSPF Area id相同,那么这些设备是属于区域内的关系; - 区域间:设备所属的OSPF Area id不同,那么这些设备是属于区域间的关系; - 区域外:有设备属于OSPF区域,但是另外一些设备不属于OSPF协议的范围,区域外; 总结:复习了动态路由协议OSPF,简单了解LSA的类型及区域概念,后面再详细学习。
Chuck
2024年3月15日 11:22
转发文档
收藏文档
上一篇
下一篇
手机扫码
复制链接
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
复制链接
Markdown文件
分享
链接
类型
密码
更新密码